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预测题

点击数:405 | 发布时间:2024-11-27 | 来源:www.miezeng.com

    第Ⅰ卷
    1、单项选择题。
    1.《荀子儒效篇》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2.西汉时期,刘邦在地方上实行的规范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3.倘若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
    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可以在齐国征派赋税
    C.不需要随从周王去打仗 D.不可打造我们的武装
    4.秦朝“三公”的权限中,是御史医生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务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掌管律令 ④帮助皇帝处置政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秦朝时被叫做“百官之首”的是
    A.皇帝 B.丞相 C.御史医生 D.太尉
    6. 西周时期,一诸侯娶了一位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老婆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继承他的爵位的应该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的意图是
    A.施恩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需要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8.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开创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9.对于明朝废除宰相规范是什么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仿效前代末期皇权稳定的做法 B.六部名存实亡使皇帝萌生废相的念头
    C.殿阁大学士篡夺相位 D.皇帝觉得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
    10.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大 B.相权的日益加大
    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
    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推行涉及到海量机构,按规范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如果为了
    A.加大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13.使雅典最后确立民主制的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苏格拉底 D.伯利克里
    14.下列事件与梭伦改革有关的是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设立平民可参与的民众法庭
    ③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实行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制 B.贵族共和制 C.民主制 D.元首制
    16.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未成文习惯法的废除 B.公民法的编纂C.《十二铜表法》的拟定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17.下列未遭到罗马法影响的是
    A.雅典民主规范 B.《法国民法典》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
    18.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的法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罗马法律形同虚设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不可以保证每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9.下列关于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形式
    B.有益于调动每位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城邦内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20.要知道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状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21. 美国两党制中的“两党”是指
    A.自由党与民主党 B.民主党与共和党
    C.自由党与守旧党 D.民主党与守旧党
    22.美国的“三权分立”中的“三权”不包含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23.下列哪一条款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款》 B.《北京条款》 C.《马关条款》 D.《辛丑条款》
    24.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后打造的是
    A.《人权宣言》的颁布 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1791年宪法的颁布 D.1875年宪法颁布
    25.19世纪中期。妨碍德意志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军国主义传统 B.君主专制规范
    C.封建割据状况 D.民族分歧与争端
    26.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其主要为了
    A.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开辟外国租界
    C.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的反帝斗争 D.扩大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范围
    27.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如果由于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法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28.“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要紧特点。就连美国公使都承认说:“大家的国旗过去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A.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9.第一个提出在中国进步资本主义策略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康有为
    30.在美国政府各部门中,任职终身的是
    A.总统 B.参议员 C.众议员 D.联邦法院的大法官
    第Ⅱ卷
    2、材料分析题及探究问答卷
    3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时候政治规范的核心,它的确立、健全和不断加大,反映了封建专制规范进步的基本轨迹。
    请回答: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是什么?其进步过程中的两对矛盾是什么?
    以唐朝和明朝为例,说明统治者是怎么办中央权力分配这一矛盾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规范在国内历有什么积极影响?又有什么消极影响?
    32.2005年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两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和平喜好者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和平集会和*,并派代表向唐宁街10号递交了和平请愿书,需要布莱尔将驻扎伊拉克的英军撤回国内。
    请回答:
    结合所学常识,你觉得在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的问题上,英国的内阁成员是同意还是反对?为何?
    假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是否会立刻服从,从伊拉克撤兵?为何?
    假如议会中大部分议员反对出兵的话,英国是不是仍会参战?为何?
    33.材料1、由各邦组成的德意志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正式开幕。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统一问题,议员中的大多数都是资产阶级自由派和资产阶级常识分子。国民议会企图通过拟定统一的帝国宪法,推举一个邦的国王做德意志的皇帝来达成统一。
    ——《德国史文献》
    材料2、德意志这个巨型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目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依赖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要依赖铁和血。
    ——俾斯麦
    材料3、自从俾斯麦借助普鲁士军队极其成功地实行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的时候起,德国的进步就如此坚决的采取了这个方向,不管大家是不是喜欢它。……事件根本不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恩格斯《致马克思〈1866年7月25日〉》
    请回答:
    依据材料1、材料二,说说达成德意志统一的道路有几条?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中说的“目前的种种重大问题”是指那些问题?而“铁和血“指的又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常识,说说德国的统一最后采取了何种方法?德意志的统一对德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历史答案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B B C D C D A B A B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A C A B D D D C C B C B D
    非选择题答案:
    31.核心:皇权至上矛盾:皇权和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内阁
    言之有理,依之有据,均可酌情给分。
    进步用途:
    ①有益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打造、巩固和进步,有益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益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益于各民族的融合,有益于各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国内古时候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时候文明的持久不衰。
    消极影响:
    ①皇权专制极易导致*、腐败现象,是妨碍历史进步的原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皇权专制很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社会的进步节奏大大落后于西方。
    言之有理,依之有据,均可酌情给分。
    32.同意,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不会立刻服从,由于首相是英国的行政首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停止出兵,由于首相与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33.两条,和平与战争
    统一问题,战争
    普鲁士领导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德国强大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步,一跃成为欧洲强国,但又保留了封建主义与军国主义,最后为德国和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